A Story of Skepticism and Blessing: 懷疑與恩寵的故事

Author:   Bin-Mau Lin ,  林彬懋
Publisher:   Ehgbooks
ISBN:  

9781647841652


Pages:   850
Publication Date:   01 October 2022
Format:   Paperback
Availability:   Available To Order   Availability explained
We have confirmation that this item is in stock with the supplier. It will be ordered in for you and dispatched immediately.

Our Price $173.34 Quantity:  
Add to Cart

Share |

A Story of Skepticism and Blessing: 懷疑與恩寵的故事


Add your own review!

Overview

謹以此書迴向給所有迷失在「宗教」與「思想」之間的人 在超過五百年的夏瑪巴傳承裏,一度與黑寶冠的大寶法王相互認證的紅寶冠法王,一直都是噶瑪噶舉在吐蕃的精神主力,但是傳到第十世夏瑪仁波切的時候,一切都變了。第十世達賴喇嘛指控第十世夏瑪巴接受尼泊爾國王的賄賂或饋贈,洩露了吐蕃各派傳承的機密,背叛了信眾,使傳承蒙羞,於是夥同清廷的駐藏使臣終止了夏瑪巴的傳承,紅寶冠體系乃告終結,而夏瑪巴則以一個沒有傳承的身份傳承了三代。 政治與宗教的迫害一直持續了兩百多年,直到一九六○年間,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在第十六世噶瑪巴的要求下,終於答應了終結這項歷史性的陰謀,不論達賴喇嘛是基於流亡人士在印度團結的必要,還是其它原因,終止了兩百多年的紅寶冠傳承再一次在噶瑪噶舉承繼了精神的統領地位,信眾也再一次尊奉著他們的上師,在第十四世夏瑪巴的庇佑下,重新洗滌他們的身心靈,激起覺醒力量,廣發菩提心,但好景不常,第十四世夏瑪巴又因第十七世噶瑪巴的認證,重新捲入了歷史性的傳承災難。 《懷疑與恩寵的故事》就是這麼一個夏瑪巴抗爭傳承再度受到威脅的故事,由一個被驅趕出廟的小沙彌娓娓道來,盪氣迴腸,也指出了夏瑪巴以宗教思想認證泰耶噶瑪巴,一方面闡釋「二而不二」的認證意義,一方面阻擋太錫度以一封訛造的「孔雀信」將噶瑪噶舉的傳承拖進「存在主義」的深淵...... ●作者林彬懋● 民國三十八年九月十七日出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北市。 西元一九七九年獲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 歷任南加州洛杉磯縣捷運局輕軌策劃、環境評估、北縣主任等職。 西元一九九四年九月離職,在家潛居六年,讀書寫作。 西元二○○○年八月復職,西元二○一五年四月退休。 本書諸文寫於賦閒在家期間,完稿於工作閒暇之餘,於退休後整理出版。

Full Product Details

Author:   Bin-Mau Lin ,  林彬懋
Publisher:   Ehgbooks
Imprint:   Ehgbooks
Dimensions:   Width: 15.20cm , Height: 4.80cm , Length: 22.90cm
Weight:   1.225kg
ISBN:  

9781647841652


ISBN 10:   1647841658
Pages:   850
Publication Date:   01 October 2022
Audience:   General/trade ,  General
Format:   Paperback
Publisher's Status:   Active
Availability:   Available To Order   Availability explained
We have confirmation that this item is in stock with the supplier. It will be ordered in for you and dispatched immediately.
Language:   Chinese

Table of Contents

Reviews

《懷疑與恩寵的故事》以其「形式存在」直截指涉未來的「不確定性」 我必須再三強調的是,《懷疑與恩寵的故事》是本小說,所以不宜把它看作是一本「藏傳佛教史」,雖然這裏有還原「西北史地及佛經、西亞古文字研究」的企圖,但因為理據不足,所以充其量只可將之看為一個循「詩文徵史」之跡,於文學中還原「字的原形」,並於史學中復歸「哲學本體」的努力,不過因為「藏文」原本緣「梵文」而造,所以「藏文原形」本身就具哲學性,而沒有太多的「文學」揮灑空間,所以在一個不具歷史意義的「西藏文學」裏,《懷疑與恩寵的故事》這本小說的推進,靠的無非是一個信念,因為我相信,小說是最接近生命的心理運作,而在一個輪迴不止的世間裏,文學的真實與眾生的信念其實是一體的兩面,最能於千載待發而未發之覆,喚醒沉息的思想。 縱使如此,或許有人會因為夏瑪巴是我的皈依上師,而說我只能以泰耶噶瑪巴的立場,來批判「噶瑪巴認證風波」。這的確是個隱憂,但我也不能不承認這是我寫《懷疑與恩寵的故事》的緣起,只不過我從一開始就想掙脫記憶,所以離羣索居,將自己從「噶瑪噶舉」的影響裏脫拔而出,去尋找為何我在此生成為夏瑪巴弟子的因緣;我深知這裏有「能所」的詭譎,但對已發生的,我別無選擇,卻也不願在我的捕風捉影中,失去客觀的立場,所以我只能借著我的自嘲、我的堅韌,將一些記得的或不記得的事情,以「小說」的方式去接近事情的真相,有時別無選擇,有時又不顧一切。 最後說一句。我原本只是把這篇文章當作《懷疑與恩寵的故事背後的促生因緣》的「自序」,但如今卻將它編撰於此。這說來相當無奈,因為我衷心盼望任何一位有緣閱讀《懷疑與恩寵的故事》的人士不至因「大陸與臺灣」的引申而受到干擾,但在《離四句》流布的時候,我在其「迴響」裏,聽到了「艱澀難懂」的批判,於是我決定將這篇「自序」收入《懷疑與恩寵的故事》裏面,直截披露「存在與本質」的轇轕,否則我致力尋找一個能化解兩位十七世大寶法王在一個分治的基礎上,分而併之、進退無恆,卻又共同謀求「噶瑪噶舉」的萬世福祇的意圖,真的就只能是「螳臂擋車」了。 這個回應雖然巧妙連結了《懷疑與恩寵的故事》與《懷疑與恩寵的故事背後的促生因緣》,但其實我只有一個想法,亦即我期盼那些批判《離四句》艱澀難懂的人士去想想「兩顆子彈」如何左右臺灣政壇的不可思議,然後去想想「孔雀信」所引發的「噶瑪巴認證風波」的不可思議;唯其如此,任何一個想認知時代更迭的人士都將發現朝代興衰的起始總是伴隨著縱容與膽識、衝撞與破壞,以及在這些既「殘破」又「宏大」的政治動機下,「信仰」是多麼地不可理喻;不論是披著「宗教」外衣或是明目張膽地曉以「民族大義」或「國家主義」,這些導致紛爭的內心經營與內心活動,其實了無差別,而且極其猥瑣,既不堪挖掘,又令人想遠遠躲了開去,所以無論我如何努力,並用「冥升」與「緩解」將充斥「不確定性」的「形式存在」融會在一起,但那種壓力對書寫《懷疑與恩寵的故事》的內心經營與內心活動,其實是一樁我無論如何掙扎,都掙不脫的酷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uthor Information

Tab Content 6

Author Website:  

Customer Reviews

Recent Reviews

No review item found!

Add your own review!

Countries Available

All regions
Latest Reading Guide

MRG2025CC

 

Shopping Cart
Your cart is empty
Shopping cart
Mailing List